【海思讲坛第2期】 同济大学任晓丹教授来我院作专题报告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编辑:发布日期:2025/11/07浏览量:27


2025116日,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二期“海思讲坛”。此次讲坛邀请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任晓丹教授作题为《混凝土损伤理论与结构计算方法略论》的专题报告。建筑工程学院师生参加。讲座由建筑工程学院吴俊教授主持。


任晓丹教授是国际结构安全性联合委员会JCSS规范混凝土工作组组长、国际期刊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结构工程领域主编,长期致力于混凝土损伤理论与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并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年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


报告核心环节,任晓丹教授聚焦混凝土损伤力学研究,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理论。他指出,结构工程的核心是解决“会不会坏”与“如何建造”两大问题,而混凝土损伤理论正是通过刚度折减系数描述材料开裂、压碎等损伤状态,从而精准量化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结合近年研究进展,任教授系统介绍了在混凝土损伤精细化分析、结构构件与复杂结构非线性分析等方向的阶段性成果:从动力、疲劳等多工况损伤模型的试验验证,到基于XFEM的混凝土开裂模拟技术,再到两尺度一致割线刚度算法在剪力墙滞回行为模拟中的应用,为大型工程如上海浦东广电中心等安全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任教授还展示了研究的跨领域延伸:从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到飞机座椅“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多水准设计建议,再到骨科生物力学模拟,用结构工程思维解决医学难题,实现了理论与工程实用性的有效结合。


报告结束后,任晓丹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同学提出的如何在学业上规划发展的问题,他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大家“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力争第一”,夯实专业基础,在专业领域深耕。吴俊教授在总结中表示,任教授的分享不仅传递了前沿学术知识,更以奋斗故事诠释了“不忘初心”的科研精神,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启示。


作为学院品牌学术活动,“海思讲坛”始终以“海纳百川、思筑未来”为理念。后续学院将继续邀请学界大咖,围绕智能建造、城市安全等方向开展交流,为师生搭建更多学术碰撞与成长的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