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邀请2024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冬梅校友返校做讲座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编辑:发布日期:2025/04/24浏览量:10



416日下午,建筑工程学院2019届优秀毕业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设计师陈冬梅应邀回到学院,以“BIM工程师的职业道路”为主题,在奉贤校区建工楼510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专业认知与职业发展分享。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项目金牌得主、2024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冬梅校友深耕BIM领域多年,累计参与28个项目,作为核心设计人员深度参与8个国家及省市级重大工程BIM设计,斩获5项行业重要奖项。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到高级设计师的蜕变历程中,她始终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在数字化建造领域书写职业传奇。

分享会上,陈冬梅校友从职业发展逻辑切入,系统解读了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职业方向。她强调,工程管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与公共协调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咨询领域,都需要以“全流程管控”思维赋能项目落地。结合崇明花博会复兴馆等标杆项目实践,她生动展示了BIM技术在项目协调、建模优化、设计深化中的创新应用——通过三维可视化模拟与管线综合优化,项目设计效率提升30%,错漏碰缺问题减少40%,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在提升工程品质中的关键作用。

陈冬梅校友坦言“热爱与坚持是最好的导师”。她特别分享了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备赛经历:“180天的封闭式训练,30余次方案推翻重建,最终在国家级舞台上验证了‘毅力与持续学习’的价值。”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她指出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已成为不可逆的时代潮流,BIM技术正从单一建模工具升级为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建议同学们强化跨学科能力,尤其是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与AI应用等领域的学习,以应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BIM技术在成本控制中的实际应用”“跨专业学习路径规划”等问题踊跃提问。陈冬梅校友结合自身经验,建议同学们在项目实践中主动承担挑战性任务,在竞赛中锤炼技能,在持续学习中拓宽职业边界。她特别强调:“技术工具会不断迭代,但对工程品质的追求、对创新突破的渴望,永远是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这场融合职业经验与行业洞见的分享,为同学们构建了清晰的BIM工程师职业发展图谱。正如陈冬梅校友所言:“从传统工程管理到数字化建造,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对专业的赤诚与深耕。”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优秀校友为榜样,锚定职业坐标在BIM技术与智能建造的浪潮中找准发力点,为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积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