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科学教师工程素养研修项目顺利举办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编辑:发布日期:2025/07/20浏览量:10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化工程实践与跨学科整合能力”的要求,77-712日由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科学教师工程素养研修项目在浦东临港开元酒店顺利举办开展。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出席结营仪式并致辞。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陈健,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胡振、副院长朱美春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本项目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基础,整合多领域专家,通过多学科融合以“喵屋智造家”真实项目贯穿全程由建筑工程学院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通过讲座报告、讨论实践等形式,为多所民办学校的40余位科学教师开展为期6天的跨学科工程素养训练营,帮助中小学教师学习体会跨学科融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本项目导师团由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胡振领衔课程开发,导师团由教授副院长朱美春、董翰林博士,罗晶博士,张丽娟博士,副院长朱美春、副教授王英,副教授彭丽,副教授姚传芹,副教授张文霄组成;学员划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导师和助教指导下,辅以班主任协助,以“喵屋智造家”为主线任务开展项目式学习。


77日上午,开营仪式顺利举行,特邀嘉宾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陈健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胡振、副院长朱美春、特邀嘉宾陈健等出席开营仪式并做精彩致辞,陈健作了题为《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实现路径》的讲座。董翰林博士主持开营仪式并介绍研修项目安排及考核要求。

    项目期间,丰富的讲座内容让教师们收获颇丰。董翰林导师的《设计思维与工程思维》帮助教师理解两种思维的协同机制;副院长朱美春导师的《多姿多彩的材料与结构》介绍了各类材料特性及适配结构;姚传芹导师的《工程信息化与智能化》讲解了BIM、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还有张丽娟导师的关于力学原理《快速原理方法论》《快速原型方法论》、彭丽导师的《力学与现代生活》、王英导师的《从工程实践到教学设计》、罗晶导师的《工程伦理及工程交流》等、工程教学评价、工程伦理等方面的讲座,全方位拓宽了教师的工程知识视野。




此外,由助教负责的工作坊环节更是让教师们亲身体验了工程技术的魅力。大家在石百卉助教的熔融沉积3D打印、冯鹏程助教的LCD光固化打印工作坊将设计模型进行3D打印;、王敏助教激光切割让大家了解了学习切割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实践应用、田文静助教的Arduino开发入门工作坊加强了教师们的编程实践等工作坊中;,王嫣然助教的电路焊接使工作坊中教师们学习电路和电子连接的基本原理;李海茹助教的AI生成图片及视频,让教师认识新的AI工具;由陈俊嘉、朱裔韬助教负责的CNC四轴雕刻工作坊,让教师动手操作专业设备,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不少教师大家纷纷表示,这些实践体验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指导学生开展科创活动。


711日下午,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科学教师工程素养研修营举行了“科学教育实践开放麦论坛”。论坛由建筑工程学院我院科学教育系副教授张文霄老师主持,来自上海宋庆龄学校的周宗萍老师、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的王际超老师、上海市世外中学的蒋彦雄老师、上海市民办阳浦小学的郭挺乐老师分别在论坛上做了发言。四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既有对实践的回顾分享,也有理论探讨总结,引发了参营学员们的共鸣与反思。张文霄副教授对四位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点评,总结出科学探究与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关键在于所设计活动的“向心力”,她还并向参营学员们推荐了保持探究活动“向心力”的设计模板。分享者与倾听者都从本次活动中汲取了力量,对未来的科学教育实践充满希望。




在“喵屋智造家”项目中,各小组教师紧密协作,展现了高效的团队精神他们通过从深入细致的需求调研开始,团队便着手将想法落地。他们共同绘制设计图纸,为后续制作奠定基础。进入实践环节,教师们亲手操作,巧妙运用椴木板、瓦楞纸板等材料,并借助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现代工具,将设计转化为实体原型。工作坊内,传统工艺与数字制造紧密结合,共同推进项目进展。原型完成后,团队并未止步,而是立即投入测试与优化阶段。他们严谨评估结构、功能与交互体验,发现问题后集体讨论、快速迭代,不断打磨完善设计。整个过程中,教师们主动融合跨学科知识,将科学原理、工程技术、数学计算乃至设计美学有机结合。这种科学与工程的无缝衔接,不仅成功打造了智能猫屋原型,更在亲身实践中深化了工程思维,为未来指导学生积累了宝贵经验。


712日,全体授课教师、导师团、班主任以及助教悉数出席结营仪式,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作了题为《为创而教——未来科学教育的STEM范式》的讲座,并对项目进行了详细地指导。不仅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工作指导,更在结营仪式上发表了饱含深情与期许的总结致辞。他在致辞中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作为特邀嘉宾进行工作指导,并在结营仪式上作总结致辞。李校长对此次研修项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赞扬了学员对于科学与工程的热爱精神,肯定了本次研修项目对培养中小学教师工程素养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勉励了担任本次助教的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对于科学教育前景,李校长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科学教育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需要大量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这为科学教育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教育改革趋势来讲,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未来,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将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科普场馆等领域大显身手。




各小组均完成了喵屋原型制作,并制作了30秒广告视频和科普视频。在结营仪式上,各组通过实物、展板、PPT等方式汇报成果专家评委从设计合理性、结构稳定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打分,评选出特等奖1组,一等奖2组,二等奖4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胡振,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罗俊龙分别为获奖学员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至此,为期6天的上海市民办由建筑工程学院主办的中小学科学教师工程素养研修项目顺利闭幕。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始终离不开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持续进阶。建筑工程学院将以本次研修为起点,持续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难点与需求,通过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拓展研修形式等方式,让教师们接触更前沿的工程技术应用场景。未来,学院将与广大中小学教师并肩同行,通过不断打磨高质量的研修项目,共同推动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让科学教育的种子在更多课堂生根发芽、结出硕果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科创人才贡献力量本次项目有效提升了民办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工程素养,为他们将工程实践融入科学教学奠定了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此类研修项目,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